图片
图片
图片
周六和朋友一块儿出去按摩,按的过程中,我的朋友被按的吱哇乱叫。
按摩师说他“筋络堵得厉害”。
现代人久坐不动、熬夜焦虑、嗜食冷饮,身体就像久不清理的下水道,垃圾越堆越多,堵出一身毛病。
中医说 “通则不痛,痛则不通”,感冒是毛孔堵了,痛经是气血堵了,失眠是心神堵了。
但别慌!每天花 10 分钟做 2 个动作、按 2 个穴位,就能像给身体 “通下水道”,把淤堵慢慢化开。
(戳上图,可进店)1.转手腕 + 转脚腕
手腕和脚腕是全身经络的 “十字路口”,聚集了 12 条经络的原穴。
如心经的原穴神门穴,肾经的原穴太溪穴,转动时都能刺激到,就像给经络 “松土”,让气血流动更顺畅。
清代医家黄元御:“四肢者,诸阳之本,转动可激活全身气机”。
怎么做?
时间:早上起床前(赖床时就能做)、午休时、睡前;
动作:
① 手腕:五指张开,顺时针转 49 圈,再逆时针转 49 圈(想象手腕在画圈);
② 脚腕:勾脚后顺时针转 49 圈,再逆时针转 49 圈(可扶床沿保持平衡);
转动时微微酸胀,转完后手脚发热,像刚泡过热水澡,非常的痛快。
图片
2.拍八虚:
这周我是和朋友出去按摩了,按摩完之后他全身经络出现了淤堵,疼痛非常严重,他也是慢性病很多。
回来的路上他就问我平时是如何做保健的,我把我的衣服撩起来,让他看了看。
在我的胸口,腋下都有成片的紫色的出痧。
每周,我都会把蓝色艾草精油涂抹在腋下和胸口的位置,拿着长柄的纯铜刮痧板直接从上往下刮痧。把整个位置都会刮一刮。
平时压力大,这些位置既可以养心,调情绪,还可以疏肝避免肝气郁结。
从西医的角度上来说,这些位置是淋巴的所在,可以排毒。
我这朋友怕疼,问我有没有简单的方法,我的建议是可以:拍八虚。
图片
“八虚” 是腋窝、肘窝、腹股沟、膝盖窝的八个关节窝,是气血流经的 “枢纽”,也是垃圾堆积的 “死角”。
拍打八虚像给身体 “扫地”,能拍出淤堵的废气、废水、废物。
《黄帝内经》:“拍八虚,通五脏,排浊邪”。
怎么做?
顺序:腋窝→肘窝→腹股沟→膝盖窝(从上游到下游);
手法:双手空心掌,微微用力拍打,每处拍 81 下(力度以皮肤微红为度);
重点:
✔️ 腋窝(心经和心包经):缓解胸闷、心慌;
✔️ 腹股沟(脾胃经):改善腹胀、妇科问题;
拍出痧(紫红色斑点)是正常现象,3-5 天消退,痧退再拍下一次。
图片
3.穴位化淤堵:
■.血海穴
定位:弯曲膝盖呈90度,膝盖骨内侧端往上两寸。
淤堵问题无非就是气血淤堵了。理气调血,很多问题可以自然而然的恢复。
血海穴是 “血的海洋”,刺激它能促进血液循环,就像给血管 “清道夫”,化解血瘀导致的斑点、痛经。
每天上午 9-11 点(脾经当令),拿一根1.8cm的石磨艾条,距离皮肤3~5cm,温温的熏血海穴。
血海穴是血液生成的海洋,不适合高温高热,太粗的艾条尽量避免。
图片
■.三阴交
定位:内踝尖上 3 寸
血海穴把血的问题解决了,那接下来咱们就该解决气的问题了。
三阴交是肝、脾、肾三条经络的交会点,按揉它能同时疏肝理气、健脾祛湿、补肾养血,就像给身体 “三通阀”,解决气堵 + 湿堵 + 血堵。
这俩穴位相互结合,气血不淤堵了,五脏六腑的功能恢复了,吃嘛嘛香,身体倍儿棒。
总的来说:
转手腕脚腕:打开四肢经络的 “阀门”,让气血流动有通道;
拍八虚(排垃圾):减少淤堵源头;
血海穴(化血堵),三阴交(调根本):
从肝脾肾入手,解决气、血、湿的问题。
图片
好物推荐①一撕一贴,恒温6-8小时,驱寒通络,舒爽艾灸
②全身通用,哪里疼痛贴哪里
③戳👇可直接进店
{戳上图,可进店}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